建材网
  • 供应
  • 求购
  • 公司
当前位置: 建材网 >胶粘剂 > 玻纤瓦对屋顶结构要求

玻纤瓦对屋顶结构要求

发布时间:2025/2/2 17:49:53

来源:changjia

公司:山东跃旭防水材料厂

玻纤瓦对屋顶结构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沥青瓦的搭接尺寸应符合产品安装要求,外露面宽度误差不应超过±3mm。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关注我: 专业的设计团队、 实惠的价格、 贴心的服务!公司主营产品为屋面及外墙建筑装饰材料,屋面材料包括:先路达全背胶玻纤沥青瓦、陶土瓦、蛭石彩钢瓦、金属沥青瓦。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的上海、中国的大连等地兴起了“平改坡”热,几乎把所有沿街平屋顶都改成了坡屋顶,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在每一层沥青瓦铺设前。先要铺设初始层(檐口处应设置檐口滴板)。初始层瓦由沥青瓦去掉瓦裙切割而成,初始层沿屋面的坡底处直接铺设,有粘胶的一面朝上,幷偏向檐口处,与屋面解除的面涂抹沥青胶,幷用屋面钉固定在屋面上。在屋面山墙,女儿墙及突出屋面的烟筒等形成的阴角处,在铺钉沥青瓦前,需在阴角两侧铺设防水卷材,其宽度为每侧不小于250mm,山墙泛水彩色沥青油毡瓦收头处,采用金属压条钉固定,压条上口采用密封材料封口。

玻纤瓦对屋顶结构要求搭建全产业链平台,三档参观,高分子卷材,我们和国外 相距多少?是很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我们来看看沥青瓦和民宿结合在一起,可以给碰撞出怎样的火花。造型标新立异,屋面造型及色彩与周围环境有种浑然天成的美感。比如由于冰雹撞击瓦面而引起的应力。生产过程中改性聚合物的引入和应用,也会影响沥青瓦的耐久性。沥青瓦生产过程中引入改性聚合物通常有3种方法。

第1种方法是用聚合物改性沥青充分浸渍胎体。该方降低产量,因为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加入会增加黏度,需要更多时间充分浸渍胎体。用SBS改性沥青充分浸渍的沥青瓦。能更好地保持在氧化过程中可能损失的柔性。在沥青氧化过程中使用这种改性聚合物,能够改变沥青的应变性能,使其能够在更大应力下发挥作用。脊瓦应顺着频率风向搭接,幷应充分搭盖住两坡面沥青油毡瓦,搭接宽度不宜小于100mm。

防漏水措施沥青瓦在木基层漏水现象。如果木板之间板缝偏大,高低不平,钉帽外露或钉眼搭盖尺寸不够,沥青瓦纵横方向搭接不足等原因,遇大风雨时积水返流导致漏水。应对措施:应保证木板缝小于0.5厘米内。以防板缝过大沥青瓦经夏天高温暴晒凹下出现漏水;且严格控制木板面平整度,防止积水倒灌现象。在混凝土现浇屋面漏水现象。但并不适用于平屋面。沥青瓦的全称为玻纤胎沥青瓦,简称为玻纤瓦或者沥青瓦,因其主要材质为沥青,故国内一般称之为沥青瓦。沥青瓦基本形状:单层标准型、马赛克型(菱形)、型、鱼鳞型、双层标准型。沥青瓦屋面无论在施工还是日常养护中,都会遇到林林总总的各种问题,那是因为你可能对沥青瓦这种的材料的不了解,今天小编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沥青瓦屋面工程存在的 现象与应对措施。

沥青瓦是以玻璃纤维毡为胎体,经浸涂 石油沥青后,一面覆盖彩色矿物粒料,另一方面撒以隔离材料所制成的瓦状屋面防水片材。具有SBS优异的柔性和抵抗变形的能力。第2种方法是用氧化沥青浸渍胎体,然后在上表面涂一层聚合物改性沥青。该方法由于氧化沥青的低黏度。冰雹带来的撞击力能破坏屋面覆盖层。对于沥青瓦屋面来说,主要破坏模式有3种:瓦面碎裂、沥青损伤和矿物粒料脱落。

试验风揭性可按ASTMD3161规定的方法并按ASTMD225和D3462规定的风速27m/s测定,当然该方法也适用于高风速时的测定。用ASTMD3161的方法通过风速40m/s的产品为D级,通过49m/s的为F级。指南中总共117个产品,其中有18个制造商称达到F级,这个信息并没有公开。还有一种方法,UL2218《屋面覆盖层的抗冲击试验》模拟产品受到的冰雹冲击,可以用来区分沥青瓦。沥青不同于聚合物材料,是由复杂小分子混合物组成,这些小分子的结合力高度依赖温度,聚合物和沥青混合,能使结合力更稳定,与原沥青和氧化沥青相比。沥青瓦主要依靠上层瓦把下层瓦密封起来以防止其被风掀开。SBS改性沥青瓦具有在风压下弯曲然后恢复原状的能力,减少了被风掀起的可能性。沥青瓦又称玻纤瓦,油毡瓦,玻纤胎沥青瓦。

.
免责申明:建材网展示的信息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用户负责。建材网对此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建材网建议您交易一定要谨慎。
温馨提醒:如信息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在收到后及时为您处理。

建材网简介 服务条款 隐私声明 汇款账号 产品服务 筑家招聘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英文网址: www.zhujia.net 版权所有 建材网

Copyright 2009-2020 温州筑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097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90300

浙公网安备 3303030200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