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网
  • 供应
  • 求购
  • 公司
当前位置: 建材网 >节能 > 沥青瓦的施工方式

沥青瓦的施工方式

发布时间:2024/12/26 11:15:35

来源:pengsheng102

公司:山东鹏盛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沥青瓦的施工方式我司的主打产品“新西湖”牌玻纤胎沥青瓦,质优物美,品类齐全,总共分为六大系列:单层标准型系列、叠层凝彩型系列、马赛克六角型系列、矩形四方型系列、型系列以及三维瓦系列。并用沥青基胶粘材料固定。1钢筋混凝土檐沟挑檐(图1.4.檐口 层瓦片和起始瓦应伸进檐沟不小于10mm;2)檐口部位瓦片和起始瓦间,应满涂沥青基胶粘材料。

沥青瓦的施工方式

第三,沥青瓦阻燃性差。但是要对沥青瓦产品进行区分常常很难,因为到2009年2月为止,制造商不肯公开相关的技术信息。对木屋顶,施工流程为:安装木屋架及檩条铺设屋面板(标准规格的结构胶和板)分层铺贴改性沥青瓦。而后从屋檐端开始呈水平线依次向上弹线; 条水平线要弹在距初始层多彩玻纤瓦的底部188mm处,此后每一条水平线之间的间隔145mm。 <

沥青瓦的施工方式阻断了热量在夏天由外向内的传导,在冬天由里向外的散失,从而保证了顶层住户的舒适生活。吸声隔音性:沥青瓦能够吸收雨滴撞击等环境噪声,从而保证顶层住户的安静生活。耐腐蚀性:沥青瓦不会在酸雨等恶劣城市环境的影响下出现锈蚀、花斑等现象。防尘自洁性:沥青瓦表面不会因积灰而形成明显的污斑,即使在长期雨淋的条件下也不会积累水渍。

屋檐 屋脊之间的弹线必须垂直。垂直方向的每一条线之间的距离为167mm。铺设高度≥250mm,与瓦片的搭接宽度≥100mm。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收口处,应使用固定钉固定并用沥青基胶粘材料密封,固定钉间距200mm;3泛水卷材的保护层宜采用钢丝网水泥砂浆或耐候性泛水卷材。1—收口密封固定,固定件间距200mm;2—泛水卷材;3—沥青基胶粘材料;附加防水垫层5—防水垫层;1烟囱(图1.4.在阴角处铺设300mm宽泛水卷材,平立面各150mm,瓦片上 面150mm。

答:没有按照规范施工,尤其是坡度高的,钢钉一点要钉在施工线内,钉穿两层瓦片。七问:沥青瓦会掉砂吗?答:表面多余彩砂掉落是正常现象,包括进口瓦片也会有。另外搬运也会造成彩砂相互摩擦脱落。涂刷冷底子油之前,检查找平层表面,要求平整、干净。涂刷要薄而均匀,不得有空白、麻点、气泡。如果基层表面过于粗糙,应先刷一遍慢挥发性冷底子油,待其初步干燥后,再刷一遍快挥发性冷底子油。第六,色彩丰富,美观环保,第七,防水,耐腐蚀,第八,抗风,防尘自洁。沥青瓦缺点方面: ,沥青瓦易老化。到2009年2月为止,在美国,沥青瓦寿命一般也只有十几年。第二,沥青瓦采用粘结加钉子的铺盖方法。在木板屋面上粘结沥青瓦再辅以钉子尚能承受一定的风力,但在现浇混凝土屋面上由于钉钉困难主要依靠粘结,往往粘结不牢或胶水失效,一遇较大的风力,就会被吹落。

冰雹撞击瓦面带来的冲击力会使沥青瓦向下弯曲。分享,不受约束)。本着及时传播的目的,本号会对部分精选文章进行转载。转载文章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联系到原作者。初始层瓦由沥青瓦去掉瓦裙切割而成,初始层沿屋面的坡底处直接铺设,有粘胶的一面朝上,幷偏向檐口处,与屋面接触的面涂抹沥青胶。

沥青瓦是以玻璃纤维毡为胎体,经浸涂 石油沥青后,一面覆盖彩色矿物粒料,另一方面撒以隔离材料所制成的瓦状屋面防水片材。具有SBS优异的柔性和抵抗变形的能力。第2种方法是用氧化沥青浸渍胎体,然后在上表面涂一层聚合物改性沥青。该方法由于氧化沥青的低黏度。冰雹带来的撞击力能破坏屋面覆盖层。对于沥青瓦屋面来说,主要破坏模式有3种:瓦面碎裂、沥青损伤和矿物粒料脱落。试验风揭性可按ASTMD3161规定的方法并按ASTMD225和D3462规定的风速27m/s测定,当然该方法也适用于高风速时的测定。用ASTMD3161的方法通过风速40m/s的产品为D级,通过49m/s的为F级。指南中总共117个产品,其中有18个制造商称达到F级,这个信息并没有公开。还有一种方法,UL2218《屋面覆盖层的抗冲击试验》模拟产品受到的冰雹冲击,可以用来区分沥青瓦。

.

免责申明:建材网展示的信息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用户负责。建材网对此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建材网建议您交易一定要谨慎。
温馨提醒:如信息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在收到后及时为您处理。

建材网简介 服务条款 隐私声明 汇款账号 产品服务 筑家招聘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英文网址: www.zhujia.net 版权所有 建材网

Copyright 2009-2020 温州筑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097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90300

浙公网安备 330303020003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