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网
  • 供应
  • 求购
  • 公司
当前位置: 建材网 >酒店用品 > spc防水卷材施工组织设计

spc防水卷材施工组织设计

发布时间:2024/11/28 1:10:36

来源:yuexu

公司:寿光跃旭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spc防水卷材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卷材铺贴顺序和铺贴方向并在基层弹线,然后铺贴卷材,卷材不同部位的粘贴应按以下要求施工。 ◇屋面:卷材与基层点粘贴或条粘贴,屋面周边800mm应全粘贴,坡屋面粘贴面积在70%以上卷材与卷材问 全粘贴。 ◇地下室底板:卷材与基层可全粘,点粘,条粘或空铺,但卷材与卷材之间必须全粘贴。 ◇地下室立墙:卷材与基层和卷材与卷材之间均应全粘贴。

spc防水卷材施工组织设计

同一个时间段里卫生间和厨房面积狭小,管道众多,假如使用卷材不易剪接和粘贴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还会有刺鼻性的气味,用在室内不太环保。因此现在卫生间做防水使用比较普遍的就是厨卫防水浆料,这是专门针对卫生间易渗水的阴阳角,穿管,洁具,地漏周边等部位研制的,先重点部位修补加强,再整体做防水,施工时按照要求进行标准施工,防水效果当然更好,防水年限也更持久。 4

spc防水卷材施工组织设计基层清理验收合格后,阴阳角防水施工增设附加层(用聚乙烯丙纶卷材购开后粘贴),附加层在立面和平面上的尺寸不应小于100mm,管道附加层应以D+200m为边长,裁卷材为正方形,在正方形卷材中心以D-5mm为直径画圆,用剪 沿圆周边剪下,在已裁好的正方形卷材和管根部位,分别涂刷粘结料,将卷材套粘在管道根部,卷材紧在管壁上粘贴必须严密压实不空鼓。

如果此时撕扯,卷材就有可能顺着灰尘或松动层一起撕落了,正确的方法只需按照说明贴好压紧即可,防水效果毋庸置疑。 自粘防水卷材是以高分子树脂, 沥青为基料,以聚乙烯膜,铝箔为表面材料,采用离粘隔离层的自粘防水卷材。产品具有极强的粘结性能和自愈性,适应高低温环境下施工。分为有胎自粘和无胎自粘两种。

进行淋水试验,2小时不漏水为合格。 按照屋面原结构层次使用水泥砂浆粘贴法铺贴固定彩色琉璃瓦装饰面层。 屋瓦面施工简便,不易漏水,近几年普及很快,如果该类工程施工不当,遭到破坏就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渗水漏水现象,维修起来也比较复杂。建筑防水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筑防水工程涉及到建筑物(构筑物)的地下室,墙地面,墙身,屋顶等诸多部位,其功能就是要使建筑物在设计耐久年限内,防止雨水及生产。防水层施工完毕生活用水的渗漏和地下水的浸蚀,确保建筑结构,内部空间不受污损,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常用厚度为2mm,3mm,4mm,使用寿命3~30年不等,耐低温可以达到-5度~-25度,我公司具有国标与非国标型号,也可以按照客户要求定做。 SBS防水卷材施工要点。 底座表面处理:干燥(含水率lt,8%),清洁,坚固,平整,无尘,无油。阴阳角要做成圆弧,关节要预先处理。 底漆涂装:为便于施工和保证涂装膜的质量,采用特殊的基体处理剂,基体涂装均匀,其干燥后(约6-8h),可进行涂装施工。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提高卷材的伸长率,减少结构变形,改变防水卷材的粘结工艺等方法。防水材料粘结法成本低的变化,结构简单,技术很简单,只要把空店法,试图释放防水层和基地层,防水层足够长度的压力,这将有助于解决防水层是撕好的减震作用,避免各种损伤防水层开裂渗水变形收缩。 为节省工期,降低工程造价,采用空铺法,大大减少了防水卷材与基层的直接粘结接触。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又叫丙纶布防水卷材,是一种多层高分子合成片状材料,是以丙纶无纺布和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经添加助剂改善性能的一种有增强保护层,防老化层,和增强层四层片状材料一体的复合型防水材料。 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是中国人发明的新型防水材料,它的出现引发了防水材料的巨大变革。这些零件经常因混凝土应力集中,砂浆干燥收缩和温差变形而开裂,有的裂纹宽度可达5mm。阴阳角补强层可采用卷带材补强,即在交角处铺设100~150mm宽的卷带材补强层。然而,由于轧制材料较硬,很难在转角处铺装,铺装牢固,经常采用涂料和增 宽,厚1~2mm涂料加基体。轮胎本体铺设时应避免松紧,松紧时应放松,不得起皱。

.

免责申明:建材网展示的信息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用户负责。建材网对此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建材网建议您交易一定要谨慎。
温馨提醒:如信息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会在收到后及时为您处理。

建材网简介 服务条款 隐私声明 汇款账号 产品服务 筑家招聘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英文网址: www.zhujia.net 版权所有 建材网

Copyright 2009-2020 温州筑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500975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90300

浙公网安备 33030302000321号